重大国家战略与一个人的担当
2014年初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京津冀区域发展正式纳入重大国家战略。张振海收看到这一新闻,兴奋得夜不能寐,浮想联翩:国家的命运、企业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承接北京制造、石化等产业向渤海集聚将成为突破口。曹妃甸将成为首都重要战略功能区,北京现代产业试验区,形成制造业产业集群。随着渤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又一轮升级,周边海域必将迎来海洋生态环境的新一轮考验。张振海确信,坚持海洋经济发展以生态修复为先的原则是唯一选择,通过海洋保护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企业的神圣使命。想想自己这十几年实施的以海洋生态修复为主,衍生的渔业生态、旅游生态系统工程,被纳入中国海洋教科书,将要为向国内泥沙质海域推广提供成功案例,以此助推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一幕幕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
2005—2009年,在项目区海域进行了“抗风浪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攻克了网箱固定方法、养殖品种筛选、鱼种海上运输、饵料投喂及污损生物清除等技术难关,结果被河北省科技局鉴定为国内领先。成果在相同海域推广,当年效益180万元。对大规模开发浅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2007—2010年分批次投放牙鲆苗种50万尾、黑鮶苗种500万尾、海参苗种470万头和鱼礁,增殖放流为恢复昔日渔场打下了基础。为创建国家海洋牧场,他倾其所有,不惜负债,投放岩石18000立方米,制造礁体360个,初步收到了缓解区域海底沙漠化效果。
2012—2014年,先后完成了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北戴河相邻海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均以国家投入三倍的实效,完成200万立方水体布礁工程,增殖1万亩海底海藻床,建成万亩海藻森林,工程数量与质量验收均为优质。他的战略眼光和实干苦干、高度负责的精神,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令张振海铭记终身的是在海洋修复的过程中,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对他的信任与鼓励,农业部于2009年和2013年分别命名唐山海洋牧场为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这是一位年近花甲之人,常年3、4点起床伏案疾书,有时通宵达旦谋划,热情和精力不减当年的巨大精神动力。
2013—2014年,唐山海洋牧场与台湾瑞基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技术覆盖台湾并辐射中国大陆、印度、东南亚等国)合作,进行无特定病毒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大获成功,使中国大陆的对虾养殖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些都为建设未来渔业生态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10月15日这一天,在张振海一手开掘的码头,彻夜不息,热闹非凡,10万斤皮皮虾、螃蟹、对虾源源不断上岸,运往京津冀和东三省市场,至今想起来仍令他喜不自禁。这个曾经被认为荒漠化、即将成为死海的渤海,如今生态修复效果初步显现。在之后的晚上,令张振海在梦中笑醒了几回。
客观的说,一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一旦与民族的命运,与重大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无限放大的平台与可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张振海一样有如此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何愁不会早一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