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筑梦深蓝 ​——道真中学海洋科普教育及海洋意识培养纪实

时间:2023-02-02 14:56:36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田娅 雷继华 丨 责任编辑:孙玥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经略海洋,坚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和平发展之路。纵观世界海洋大国的发展历程,建设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硬实力,同样也需要海洋文化、海洋教育、海洋意识等软实力的强力支撑。提升全民海洋文化教育和海洋意识培养已经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对于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内陆地区而言,海洋意识教育的培养实为艰难,同时又十分必要。如何更好地开展海洋科普活动,隔海千里、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中学在海洋科普教育及海洋意识培养方面效果显著,尤如沙漠里的绿洲,正在茁壮成长。

建立海洋社团,播撒海洋种子

增强高中学生海洋意识,离不开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2018年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捐建“道真中学海洋图书馆”以来,学校便酝酿如何更好地利用海洋图书馆这块沃土培养我校学生的海洋意识。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份希望。我们想到首先必须要成立了一个“海洋科普社”。以后的各种海洋活动都以海洋图书馆为平台,以海洋科普社为推手,推动海洋活动的顺利开展。2020年9月,道真中学“海洋科普社”正式成立。首任社长郑鹏说“虽然我们地处内陆地区,离海洋较远,但我们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和决心,相信我们能为建设海洋作出贡献。”

开展海洋班会,刮起海洋之风

虽然地理环境受限,但学校努力营造海洋氛围,设置了海洋文化教室,身着“海洋风”校服的学生们穿梭于海洋图书馆和海洋文化教室之间,犹如一朵朵欢快的浪花,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以《我们的海洋》教材为蓝本,定期开展集中教学。同时,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海洋。高一(17)班就组织了一次以“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的班会。学习委员何欧阳表达了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认识:“我国要建设的海洋强国是‘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这源于我国和谐文化的传统、和平发展的法律基础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的国家战略。”田娅老师对此表示赞同:“何欧阳同学说得很对。600多年前,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我们要重新整装,再次扬帆起航。建设海洋强国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势在必成。”

除了设置课程和不定期召开“海洋”主题班会,学校还开展多种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亲近海洋。经过努力,海洋科普社社员们编撰了社刊《古诗词中的“海”文化赏析》,通过搜集与海有关的古诗词,让大家感受古诗词中的大海之美。同时,科普社还定期编辑出版社刊——《我校的孩子有了海》,记录社团活动,选登社员优秀作品,通过分享让更多同学感受海洋的魅力。

聆听海洋讲座,施肥海洋幼苗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认识海洋、热爱海洋的兴趣,我们还不定期邀请海洋专家现场做讲座或在线上聆听海洋专家讲座。通过专家讲座,开拓师生眼界,增长师生见识,为海洋幼苗施肥,促进海洋幼苗健康成长。2019年11月,在“基金会”的组织下,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林宁教授受邀莅临道真中学,为师生带来了《国之强盛始于海洋》的海洋科普“盛宴”。讲座结束后,海洋科普社社长牟棪同学说:“听了林宁老师的讲座,让我这个深处大山的孩子备受启发和鼓舞,正如习主席的话‘我们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杨童同学说:“林老师以一种新角度,从多方位、多层面为大家展示了当前海洋的形象,阐释了国家急需加大海洋强国建设的原因,打破了以往的固在形象,增强了同学们的忧患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对建设海洋强国的热情与信心。”张艳同学说:“‘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我原以为海洋只是讲各种动物,哪里知道还有那么多‘海洋法规’及其重要性!”

此后,道真中学不断邀请海洋专家或在“基金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大学等专业海洋学术机构的组织下,组织学生聆听海洋科普讲座。

追溯海洋变迁,寻找海洋足迹

贵州虽地处内陆山区,但在几亿年前也曾经是海洋,由于海陆变迁,从过去的海洋变成了现在的云贵高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锻炼他们追溯海洋的实践能力,2021年4月,学校特成立了“道真中学海洋科普社化石小组”,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海洋生物化石,了解海陆变迁。目前,本小组共探寻到了“角石、菊石、三叶虫、珊瑚”等古生代至奥陶纪的海洋生物化石,充分证明了本地在奥陶纪以前为海洋环境。

通过化石采集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追溯海洋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深化了对海陆变迁的认识,提高了对海洋探究的兴趣。2021年6月,在“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同学们把寻找的一块非常完整的角石化石捐献给了国家海洋档案馆,丰富了档案馆的化石数量和多样性,推进海洋档案馆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与海洋竞赛,激发海洋热情

开展海洋知识竞赛,是为了让大家把所学的海洋知识加以应用和传播为目标。我校充分利用中国科协、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海洋学会搭建的平台,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全民安全日’‘世界地球日’和‘世界海洋日’等特殊节点的、专业的海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更大的学习海洋知识的兴趣、而且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2020年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青岛国家海洋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海洋守护者’青少年海报设计”比赛获奖者雷田兰歆同学说:“进一步学习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弘扬海洋文化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以建设海洋强国、实现蓝色梦想为己任。”

分享海洋经验,升华海洋精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洋有着开放、包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为了与更多的师生和同仁交流,听取更多意见和建议。2021年3月28日,我们举办了“海洋科普成果展”。该成果展得到了《中国自然资源报》的高度肯定,并刊登在2021年3月30日的第5版。2021年5月18日,原校长姚思勇受邀请,在“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育苗项目校长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参加海洋活动,播撒海洋种子》的经验交流。2021年6月3日,雷继华老师应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邀请,在“第九届全国少年儿童海洋意识教育论坛”上以《创新海洋教育,播撒蓝色希望》为题进行了海洋教育经验分享。2021年7月30日,《亲海》特刊以《心怀大海 扬帆起航》为题将道真中学海洋科普教育纪实进行了整版报道。2022年9月,韩锋校长受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邀请,在“海洋科普沙龙暨教师科普能力提升培训”上作了海洋教育经验分享。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通过大家的分享和交流,既体现了海洋的无私奉献精神,又为将来培养海洋意识拓宽了新思路,升华了海洋精神。

报读海洋高校,厚植海洋情怀

经过近两年的宣传、培养,我校部分高三学子已经将海洋“根植于心,践之于行”,坚定地报读了海洋高校或渉海专业,为将来建设海洋强国奋斗终身。2018年全校共有2人报读海洋高校,2019年也仅有3人报读涉海专业,而2021年有17人考入了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双一流海洋高校。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的余珊珊同学说:“虽然我从大山深处来,但我要担负起终身宣传海洋的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关心海洋。”考入上海海洋大学的江伊烽同学说:“通过海洋科普社参与海洋科普活动,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激发了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的兴趣,因此我报考了上海海洋大学。”


附照片:


海洋科普社社长、副社长合影

海洋科普社部分成员合影

以“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的班会

海洋强国梦主题班会

海洋科普社编撰的部分读物

海洋科普社成果展

林宁教授《国之强盛始于海洋》讲座

郑子寒同学与“IPDO397航次船上专家进行‘船-岸’连线”

同学们在野外寻找海洋生物化石

同学们探寻并捐给中国海洋档案馆的“角石”化石

2022年“我爱海洋‘双讲’大赛”比赛现场

2020年“青少年‘海洋守护者’海报设计”比赛现场

韩锋校长在作海洋教育经验分享

雷继华老师在“海洋意识教育论坛”上发言

校园随处可见的“报读海洋高校”的宣传


2022年考上“海洋高校”的部分同学合影

“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安全”升旗仪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