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什么要有《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其准备工作进行的如何?
未来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和我国载人的月球探测器,在返回地面时,为了减少中途风险,需要载着航天员和宝贵的月球岩土样品的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快速返回地球。
要使《嫦娥五号》探测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以往我国卫星再入返回,都是在第一宇宙速度之下进行的。而在寻求人、物以较快的速度再入返回地球时,则必须在第二宇宙速度下。这时返回舱不但速度很快,而且因与大气剧烈摩擦程度加大,表面温度也更高,“这是两个难点,需要相当复杂的控制系统。”。
按照我国航天专家叶院士的介绍,未来《嫦娥五号》飞行到距离地球5000千米左右的空间时,要实施轨道调整。之后轨道器和返回舱自动分离,此时返回舱的速度应该下降到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的10.7千米/秒。如果调整失败,探测器不能下降到小于第二宇宙速度的10.7千米/秒,探测器就会跟地球擦肩而过成为一颗人造太阳卫星。
所以《嫦娥五号》探测器飞行风险很大,必须提前试验,确保返回器安返地球。又因为这项试验根本无法在地面进行模拟,所以,只能在太空进行。今年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其余的试验,例如在月球表面取样,在地球上起飞等,都可通过地面上模拟试验,来验证可靠性。虽然“在月球起飞的上升器我们从来没有搞过,但可以在地面先做模拟实验”,到时候再转移到月球上实现。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2017年发射《嫦娥五号》以前,探月工程最后一个太空试验。那么我国将在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试验任务?其实准备工作早就进行了。就在近日,2014年6月上旬,嫦娥五号飞行器回收分系统已完成地面负压弹盖试验。弹盖开伞是回收分系统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减速伞能否正常拉直。2014年6月下旬,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完成了真空热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参试产品、设备准备到位,工作正常,各项参数符合试验大纲要求,测量装置工作正常,达到了试验目的,验证了负压条件下伞舱盖弹射分离的稳定性,减速伞组件拉直情况良好,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该项目的研制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