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履行“两统一”职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新作为,焕发了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我们将连续刊发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共计9篇,从部层面政策设计与地方生动实践、部层面改革举措与地方发展变化、部层面大事要情与地方探索创新等多个维度,回望极不平凡、极其艰难、极具挑战的一年,重温迎难而上、踔厉奋发、笃行实干的足迹,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继续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立足新起点,锚定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书写“赶考”新答卷、赢得更大荣光。今天刊发的是第九篇。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党的二十大闭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一定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然资源人始终牢记这一根本宗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拼搏与坚守不断实现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序更替,岁月流金。回首2022年,从铺开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网到亮起海洋灾害防御一盏盏灯,从为居者护其屋到为耕者守其田,从“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到“随时、随地、随身”的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做出了不懈努力,用心、用情、用爱书写了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岁月静好
群众安全无小事,防治责任重于山。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密织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网”,一直是自然资源人心中的神圣职责。
我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为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风险,自然资源部门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着力加强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科技手段,努力提升“综合遥感识别+地面核查验证”的隐患识别能力、“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的综合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机制,推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2022年入汛以来,我国降雨总体偏多,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自然资源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逐一落实落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部党组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国家队优势,组织21家单位,形成常态驻守与机动防御相结合的支撑机制,建成隐患识别、风险预警、防御响应与复盘评估的闭环技术体系。271名专家野外工作5167人·天,高质量完成南北双线多轮强降雨、台风、地震等54次部级防御响应及青海特大山洪等突发事件处置支撑任务;累计排查核查2436处风险隐患、1815处监测及治理工程,支撑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诚然,发挥好部门专业优势和技术指导的同时,地质灾害防治更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综合协调以及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强有力组织。
据了解,仅2022年1~11月,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就派出专家及技术人员88.7万余人·次,排查巡查隐患点303万余处·次(重复计数),紧急处置各类地质灾害险情或隐患14106处。
每个数字背后必然是逐级传导、层层压实的地灾防治责任,汇聚的是广泛而宏大的地灾防治力量,而最终守护的是千家万户那盏温暖的明灯。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一句“时时放心不下”饱含了地质灾害防治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对保障群众安全和社会安宁的使命。
为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摸清地质灾害风险“底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自然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作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这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相比,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进一步突出“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工作理念,重在关注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风险调查和评估。
通过编制全流程技术标准,从顶层设计角度增强普查实施效果;搭建完成涵盖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风险区划图、防治区划图、成果说明文档等内容的风险普查数据库,有效规范数据成果;通过软件质检、人工核查等手段,严格审核各省、市、县级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中的各类数据、图件、文字报告等,严把质量关……截至目前,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任务已全面完成。
凡事未必求有功,但必须求有效。强化成果应用,方能提升普查实效,而“效”字直接关系民生。
自全国第一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启动以来,自然资源部遵循“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积极强化普查成果在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及时形成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指导重点地区开展1∶1万精细调查评价;及时将成果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做到早监测、早预防,确保“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层层抓落实”;对有重大隐患且难以实施避险搬迁的隐患点,因地制宜开展工程治理,有效降低和消除地质灾害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的加持下,地质灾害预警更有底气。据了解,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针对威胁人数较多、变形迹象较明显、风险较大的隐患点,研发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普适型监测设备。持续优化第一代监测技术装备,构建与17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省份实时互联的预警系统,自动化监测网现已覆盖4.5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通过不断扩大监测覆盖面,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对此,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央地联动,针对基层缺平台、缺经费、缺技术的实际困难,结合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求,按照“省级建设管理,省、市、县统一平台互联运行”的原则,联合研发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的四川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互联系统,实现了省、市、县统一平台和数据,产品分级制作、精度逐级细化、预警分级发布。2022年汛期,互联系统正式建成启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入汛以来,互联系统平台和分级预警机制高效运转,该省已有21个市(州)、129个县(市、区)使用互联系统制作发布市、县级预警产品,成功应对12轮强降雨和3次6.0级以上地震。省、市、县累计发布3级(黄色)及以上预警5404次,发送预警短信591万余条,组织避险转移112万余人·次,成功避险17起地质灾害,使172人避免了因灾伤亡。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必须久久为功。
以有容乃大的情怀,呵护蔚蓝底色
当我们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任务同样艰巨,责任同样重大。我国是海洋大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带给我们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频发的海洋灾害。减轻海洋灾害风险,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人勇敢地将这一责任担在了肩上,落实到了行动中。
沿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逻辑轨道,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扎实履行海洋观测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预警、海洋科学调查等管理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与成效,有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自202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自然资源部门有序、有力推进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形成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建成了满足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的普查信息系统,在组织实施、技术保障、调查实施、评估区划、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部本级和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灾害风险普查主体任务已初步完成,全面完成全国沿海地区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海平面上升5个灾种致灾孕灾要素调查,以及海岸防护工程、渔港、海水养殖区、滨海旅游区等各类承灾体重点隐患排查,形成全国重点隐患表单和分布图集,制作完成国家和省尺度危险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区划图集。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持续强化普查成果应用,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将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灾害源头管控。推进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监测等常态化灾害防治,在2209“马鞍”、2212“梅花”等重大台风风暴潮影响期间,应用普查成果制作动态淹没风险图、隐患点位分布图和区域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等,提前研判灾害风险范围、隐患点位和影响程度,进一步提升沿海区域海洋灾害防御能力。
令行禁止,勇挑重担。沿海各省级自然资源部门也积极探索普查成果与本地区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成果应用模式。河北积极推动将普查应用相关工作纳入《河北省海洋资源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江苏探索普查成果在沿海重大承灾体灾害风险防范、滨海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浙江以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为基础,建设并上线“海灾智防”数字化应用,构建风险管控闭环体系,在台风“轩岚诺”和“梅花”应急期间,为涉险人员转移、承灾体风险管控等提供了精准预警研判……
事实上,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远不如对陆地。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让建设海洋强国变得更加从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以国家基本海洋观测网为主干、地方基本海洋观测网和专业海洋观测网为补充的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基本实现了对我国管辖海域及重点关注海域的长期业务化观测。通过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形成了集海洋站网、雷达网、浮标网、海底观测网、志愿船、断面调查、卫星遥感等于一体的“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系统,国家基本海洋观测站点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超过30%,切实为海洋预警报和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聚焦人民生命安全,加快实现海洋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职责,亦是使命。长期以来,我国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严重依赖国外技术,面临“卡脖子”风险。为全面提升我国海洋数值预报自主化能力,自然资源部于2021年启动实施海洋预报“芯片”工程,大力发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预报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完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体系,海洋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提升。研发完成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海洋环流数值预报模式“妈祖”1.0,建成全球质量守恒海洋环流数值预报系统,于2022年12月投入业务化运行。该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可靠、模拟能力强,预报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开展风暴潮、海啸等已有自主海洋预报模式的迭代升级,风暴潮、海啸等海洋预报自主核心技术取得关键突破,风暴潮预报时效由3天提高至5天,海啸预警时效由20分钟缩短至8分钟。开发完成完全自主可控、可移植和易维护的智能化海啸信息处理平台,于2022年8月投入业务化运行,成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啸预警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自然资源部门深入践行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全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作,切实推动海岸带生态功能与防灾减灾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共在全国10个沿海省(区、市)实施了24个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覆盖沿海近30%的地级市,累计投入33.12亿元,已修复生态系统1600公顷,完成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开展连岛海堤、围海海堤整治改造3处,促进了我国海岸带区域防灾减灾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描绘优美乡村的理想,写好民生答卷
有人说,乡村振兴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道路的必然选择。在这条史无前例的道路上,自然资源人建机制、护耕地、拓空间、保用地,身影穿梭在四方田野之间,汗水滴落在广袤大地之上。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离不开“耕地”这个话题。在“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自然资源部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严格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进出平衡”制度,实行违法用地占用耕地冻结补充耕地储备库指标制度;强化执法督察,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健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推动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每一项举措的出台都是对“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庄严承诺的践行。
保障建设用地同样是重要环节。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规划生成项目、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真实有效的项目尽快落地;对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国家单列计划指标实行应保尽保;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文,保障农村村民合理分户、符合标准的住宅用地需求,将村民住宅建设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审批事项下放县级政府审批,宅基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行“一表申请、同步办理”,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对占用耕地的,明确县级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储备补充耕地指标、实施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等多种途径统一落实占补平衡,不得收取耕地开垦费,给农民建房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2022年8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荣丰办事处义丰村四社村民郭楞旺拿到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现在老百姓申请建房真是方便多了,在手机上就可以进行,不到20个工作日就领到证了。”郭楞旺开心地说道。
乡村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潜力无限的广阔天地。如何让每一寸空间都物尽其用,自然资源部门从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着手,注重乡村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明确了村庄规划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编制要求等,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优化乡村空间资源配置,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边界,提高村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
2022年,自然资源部明确了6个定点帮扶县各确定1个典型村庄,协调黑龙江、广东、福建、重庆等邻近省市派出技术队伍,就近开展规划编制帮扶,同步开展编制技术培训推广,以此带动了当地规划编制能力、实施管理能力的提升。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启动了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出台了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一些工作基础较好的省份已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更好地有效衔接,自然资源部积极作为,一方面,将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改为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继续保留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协调推动乡村振兴重要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从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用地保障、耕地保护、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预审、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工业项目用地指标控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信息服务11个方面出台了支持政策。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坚定信念,提升民生温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放管服”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正是检验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准。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解决改革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着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
安居乐业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而不动产权证书正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重要载体。
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自然资源部门加强部门协作,采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等方式,实施登记、交易和缴税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压缩办理时间,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市县实现了“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推出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在银行延伸抵押登记服务点4.5万个,在乡镇延伸设立受理点1.3万个,在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延伸开放登记端口或办理网点3.4万个,全国所有市县基本实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不动产登记工作也在不断提高便捷性。2022年,自然资源部将实现商品房预售和抵押涉及的预告登记、登记资料查询、抵押登记三项业务“跨省通办”摆上重要议程,积极采取措施,总结宣传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逐省核实、逐县销号,推进各地完成任务。截至2022年5月底,地级以上市、县市全部建成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并接入部“一窗办事”门户,全国所有市县完成了三项“跨省通办”任务。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影响群众落户、子女入学、房产买卖,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化解难题。特别是2021年,出台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相关处理政策,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印发了《不动产登记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推动加快处置。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疏堵结合”,累计化解问题房屋1100多万套,惠及2600多万名群众;1700多个县市对2.2万多个项目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近500万名群众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
用途管制“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不断深化,高效服务投资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9月30日,江苏省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移动服务车开到锡华项目地块现场,为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不动产权证书,高效服务企业“十一”奠基开工。锡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滨湖区首例“24小时土地摘牌、24小时多证联发、24小时开工建设”省、市重大项目,创造了无锡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新纪录。
测绘领域也在经历类似的变革。在北京,具有首都特色的全流程“多测合一”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将工程建设项目中原有14项测绘内容整合为4项综合性测绘事项,开展矢量数据入库应用,探索与不动产单元码、城市码关联。初步统计,改革后测绘工作所需时间、成本均降低约20%。在杭州,新出台的《综合测绘技术规定》等制度涵盖了前期土地勘测定界一直到不动产权籍调查的全过程,建立中介机构准入机制和名录库,对名录库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建立综合测绘数据库,开发杭州市综合测绘管理系统。改革后项目费用平均降低约24.6%,工期缩短约22.3%,实现了建设单位时间成本、测绘成本“双减”。
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资源部门通过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统一测绘技术标准,优化整合测绘事项,强化信息共享互认,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工作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的目标,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审批效率。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测绘工程工作所需时间减少了约30%,经费降低了约20%,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
曾经,我们的祖先依靠天上的星辰、远方的山川寻找自己在天地间的定位;如今,我们依旧仰望天空、脚踏大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种经纬坐标。自然资源部门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提供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服务于民生福祉。
截至2022年12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在线注册用户超过84万,累计授权应用超过75万个,日均地图服务接口访问量超过8.22亿次,相比十年前增长十倍。
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天地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中,天地图不仅为普查区域划分、普查对象采集提供了地理信息支撑,同时为普查数据的展示提供了热力图、聚类图等可视化接口,满足了各类普查应用需求,有效保障了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应急救灾方面,天地图亦表现不俗,可以第一时间提供应急保障,发布应急地图数据。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已常态化采用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地图。互联网领域的部分中小微企业利用天地图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开发出了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大量应用,用于野外作业、户外运动、旅游等,这些应用背后蕴藏着数万至数百万的终端用户和普通百姓。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和行业发展变化,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制度改革为我们带来了颇多惊喜。自2019年4月起,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取消纸质申报材料送达政务大厅方式,实行网上在线申报,由“最多跑一次”变为“不再跑”,由批次申请变为日常在线申请,由批次办理变为日常办理。审批效率持续提高,审批时限由原来的两个月压减至近一个月。同时,立足企事业单位、群众真实需求,在以企事业单位为对象的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政策及实务培训班上,给企事业单位介绍申请资质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便民利民办实事,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2022年11月8日,《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正式公布,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精简了行政许可事项,压减了资质等级和类别,简化了申请材料,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审批流程,强化了资质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实现了对原有相关办法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推进地图审核事项调整改革试点,2022年4月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地图审核委托工作的通知》等,指导9省份实施好委托工作,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地图审核行政许可服务。北京采取电话沟通、上门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主动服务申请人,自2022年4月以来办理申请2000余件,为相关部委、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等提供优质政务服务。广东、浙江等地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缩短地图审核时间,办理了1000余件委托审核申请,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将原有甲乙丙三级规划编制资质压缩为甲乙两级,优化甲级资质审批服务,将甲级审批时限从40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乙级资质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于申报单位按要求提交材料并自愿作出承诺的,一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依托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流程网上申报、“跨省通办”,申报过程中,让信息多跑路,通过联通公安、工商、社保、注册规划师等数据,不仅降低了申报单位的填报负担,也为后期专家审查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此外,推进全程不见面审批,资质证书通过邮寄方式寄送,大大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严格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了廉政风险,迄今已分15批公告了650家甲级规划编制单位。
深化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越来越多的行政审批实行“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才能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水平和效率,以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