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洋中国 > 

以“绿色辩证法”推动实现更大发展——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绿色转型篇

发布时间:2023-01-06
放大缩小

编者按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2022年,自然资源部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履行“两统一”职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新作为,焕发了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我们将连续刊发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共计9篇,从部层面政策设计与地方生动实践、部层面改革举措与地方发展变化、部层面大事要情与地方探索创新等多个维度,回望极不平凡、极其艰难、极具挑战的一年,重温迎难而上、踔厉奋发、笃行实干的足迹,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继续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立足新起点,锚定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书写“赶考”新答卷、赢得更大荣光。今天刊发的是第四篇。

“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2022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再次深刻揭示了绿色转型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没有发展,就不能聚集起绿色转型的经济力量;没有转型,发展就难以持续。绿色转型,是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的坡、迈过的坎。

过去一年,在这场转变发展观念的深刻革命中,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风险挑战,自然资源部门充分运用“绿色辩证法”,在保发展、保资源、促转型、惠民生的多目标平衡中,为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绿色基底。

划好红线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空间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谋划空间蓝图,同样需要我们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辩证逻辑,处理好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2022年,自然资源部牵头编制完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全局安排。

——坚持底线思维,划定“三区三线”,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发展是硬道理,保护是硬底线。划好红线,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内在统一的关键一环,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城镇健康发展的基本底线。

为了划好“三区三线”,自然资源部会同8个部门组建工作专班,选取浙江、江西、山东、广东、四川5省开展划定试点,在试点中找矛盾、想办法、取经验、定规则,最终形成了“三区三线”划定的26条基本规则,明确了“三条控制线”划定的优先序。

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巩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空间基础;再划生态保护红线,稳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全国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总量。

这“三条控制线”给发展戴上了“紧箍咒”,也装上了“发动机”,倒逼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突出生态安全,筑牢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

屏障牢不牢,首先看骨架。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明确提出,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东北森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为主体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为了筑牢这一格局,还统筹布局了“三区四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9个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并部署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目前,19个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已出炉。

像北京,正立足超大城市的现实生态问题和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以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互馈为切入点,探索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生态修复的新模式。

——强化集约集聚,促进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自然资源部门立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禀赋特色,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和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布局。

为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自然资源部门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人口规模、气候分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结构,让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让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让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我们看到,步入减量时代的北京,坚持“留改拆”并举推进城市更新,留白增绿、留住老城格局肌理、留住老街坊,让一条条胡同既抹去杂乱无章又保留了烟火气息,让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城市复兴新地标,让一个个老商圈撕掉“旧标签”、迎来“新粉丝”……

在上海,被称为“近代上海工业摇篮”的杨浦区滨江岸线,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上海还以15分钟步行距离为半径,勾画出一个又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

眼下,四川、重庆两地正联合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将通过“强双城、优双圈、筑主轴、兴两翼、塑三群、连多廊”等方法,统筹优化成渝地区城镇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

——支撑乡村振兴,依托村庄规划编制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科学优化农村“三生”空间。

针对当前农村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指导地方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还部署了446个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坚持规划先行、保护耕地、维护群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优化“三生”空间格局。

其中,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自然资源部专门部署了相应试点,探索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唯一的保留村庄——生田村,通过对田块重新整治、对废弃坑塘进行填埋、对田坎归并整理,已打造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390亩,让“稻田花海”共融共生,推动生态与农业融合发展。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那里正探索“中心城区+都市工业+生态农田+康养古村”多要素整合联动的“城郊融合”整治模式,以整治促发展、保特色、优民生、亮生态,打造生态绿色新都市。

节约集约

在“质”与“量”平衡中把好源头开关

节约是个大战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是基于我国资源国情,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必须抓住资源利用源头,各类资源都要统筹好开发与保护、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全面提升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作为发展之基,自然资源首当其冲。

过去十年,全国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国土经济密度明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明显提高。

成效的背后,是自然资源部门将最严格的节约资源制度贯穿管理全过程,从资源保障型向资源约束型转变,从源头推动经济发展“质”与“量”的平衡。

——控增量,盘存量。积极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除国家、省级重点项目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外,城镇建设、地方项目均实施“增存挂钩”,倒逼盘活存量土地。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通过供应消化2019年以前批准的批而未供土地8.95万公顷、盘活闲置土地6.76万公顷。

瞄准控增量与盘存量,各地也纷纷推出创新之举。

2022年6月,海南省“土地超市”平台上线,一场“万亩千亿”闲储置换行动随之展开。海南将各类土地信息摆上“货架”,统筹用地供给并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一揽子解决“有项目无土地”“土地晒太阳”等问题。

同年9月,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举办产业用地全域治理“土地鹊桥会”,以“亩均论英雄”为引领,创新开展产业用地全域治理,搭建土地供需平台,纾企业发展之困,治土地低效之疾。截至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成功“牵手”,300余亩土地重焕生机,预计实现年产值约26亿元。

——明标准,严管控。在用地方面,对土地使用标准进行完善与修订,形成了覆盖工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重点领域的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开展光伏、石油天然气、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研究与制定。同时,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实施年度评价,严禁节约集约排名后2/3的园区扩区、调区、升级。

在用海方面,建立健全围填海管控制度,对不符合节约集约、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以及严重破坏自然岸线、严重影响国防安全和海上交通安全等情形,坚决说“不”。

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自然资源部还会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文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有限人为活动管控、重大项目占用审批等内容。

在严格用地用海管控下,“铁公基”节约集约用地、涉海企业集约用海和生态用海的氛围渐浓。

眼下,在广东惠州大亚湾,一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已雏形渐显。这里聚集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化工企业,拥有壳牌、普利司通、科莱恩等知名品牌。然而,在这座蓬勃发展的石化工业之城,空气清新,绿水蓝天处处可见,为当地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学用海写下了生动注脚。

——抓示范,促集约。2022年,自然资源部部署启动了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和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还在前两批23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基础之上,面向社会发布了第三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

“节地”在改变我们的生产。从打造立体养殖、多层标准厂房,到高速公路服务区节地、高架桥下停车节地,再到建构架式风电塔、全地埋式净水厂等,工业、新能源环保产业、基础设施行业都在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践行节地……

“节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了地下生态智能粮仓、立体式学校体育场,还看到城市边角地、屋顶被打造成休闲公园,村庄废弃的遗址建筑和厂房焕然一新,农村散乱低效用地和闲置宅基地越来越少……

尤其是在土地开发由“二维”转向“三维”的当下,不少城市已率先建起立体“坐标轴”,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从挑战“平方”变为挑战“立方”。

在河北,千年之城雄安新区,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已现雏形。

在浙江,杭州以高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城市”为目标,创新复合用地方式,瞄准“站城融合”,探索“一地多用、三维确权”,走出了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新路。

在江苏,南京江北新区正在建设中央商务区,地面之上,将有全省第一高楼;地面之下,总建筑面积约为148万平方米的空间,集商业、交通、管廊、车库以及4条地铁线路站厅于一体。

——优供地,促提效。广泛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健全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体系,鼓励部分地方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不同产业用地按程序实现合理转换,以有效释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用地空间。

2022年6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龙岗区宝龙科技城选取一宗试点地块,首次改变原先二三产业用地分开供地的方式,在片区内均衡配置包括产业、商业、宿舍、酒店在内的连片公共服务设施。

放眼全国,已有29个省份实行“标准地”出让,有的已从工业用地拓展到服务业、物流仓储领域,有的将碳排放强度纳入“标准地”指标体系,生发于地方的“盆景”已经变为涌动在中华大地上的连片风景。

破立并举

稳妥推进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变革

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在哪里?

毫无疑问,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这是一场促进我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能源变革,既要“刀刃向内”推动传统能源“减污降碳”,也要“眼睛向外”发展新型能源“扩绿增长”。

2022年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提到了一座矿——紫金博尔铜矿。

在塞尔维亚,紫金矿业不仅通过技术创新,让博尔铜矿这座濒临破产、留下严重环境欠账的百年老矿“重生”,还建成了塞尔维亚的首座绿色矿山——佩吉铜金矿,打造了“一带一路”样板矿山,得到武契奇“塞境内第一座绿色矿山,达到环保领域的最高标准”的高度评价。

这是中国绿色矿山标准“走出去”的一个成功例证,也是中国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在破立并举中,一手抓矿业绿色转型,一手抓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汩汩动能。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绿色矿山”,健全中国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不同类型的绿色矿山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资源,拥有什么样的矿区环境,如何走向数字化、智能化……针对有色金属、煤炭等9大行业,自然资源部因矿施策,一一制定了相应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明确了基本要求。

绿色矿山建设“成色”几何?自然资源部让一个个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来“说话”,建成了一套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6项一级指标以及24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绿色矿山的“达标线”。

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跑在前”,省市县绿色矿山创建联动发力。浙江、湖南等15个省制定了地方标准以及量化评估指标、评估办法,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蔚然成风。

矿山企业也“不待扬鞭自奋蹄”。像山东黄金、中国石油等企业集团都研制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主动转型,自我加压。

我们看到,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相互配合的中国绿色矿山标准体系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矿山已生成“绿色基因”并茁壮成长。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显示,我国已建成11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了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围绕“怎样建设绿色矿山”,加强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绿色科技是实现绿色转型的源动力。2022年,自然资源部开展了新一轮评选更新,遴选产生了涵盖地质勘查、采矿选矿、绿色低碳等多方面的317项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持续推动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在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同时,陆续发布了124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建立了我国矿产资源完整的“三率”指标体系。目前,全国有3000余家矿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在“三率”的约束与绿色技术的推动下,以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的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提升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推动了矿区环境治理,并向着智能化绿色矿山迭代更新……

——围绕“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推动矿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立法上,部层面推动在《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中设置矿区生态修复专章,将矿山生态修复纳入《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已颁布实施或正在制定的法律中;在地方层面,江西省出台了全国首部矿山生态修复地方性法规。

2022年11月,在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审查制度以及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又印发《关于做好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提出建立采矿项目新增用地与复垦修复存量采矿用地挂钩机制,推动存量采矿用地的复垦修复。

同时,强化执法督察,加强对矿业权人履行土地复垦修复义务情况的监督,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开采行为,并通过以案示警形成有力震慑。

——围绕“怎样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为守好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通过摸清家底、科学编制规划、推进“净矿”出让、完善技术支撑等工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2022年上半年,多地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列入“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在雄安新区,超长重力热管采热技术试验获得成功,实现了地热能由井底到地面的长距离输运,既不扰动地下热储层,又可保护地质环境,还大大提高了采热效率比。

在广袤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势头同样强劲。

2022年9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投运,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再添利器。

同年11月,在山东省莱州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海域,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可实现年上网电量10.64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约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海上风电正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

践行“两山”

不断拓宽生态与经济的转化之道

2022年,是续写“两山”转化生动实践的一年。

4月11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的查家湾村开始“卖生态”,江苏省首宗附带“生态管养”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出让。按照协议,竞得者须承担管养和维护周边地块生态环境主体责任并打造生态“绿心”,预计每年管养维护投入近百万元。

9月2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探索发展荒漠经济案例,作为国务院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获国办通报表扬。阿拉尔靠沙吃沙,将沙漠生态治理与发展林下经济相融合,以全产业链打造核桃小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催生了一场“产业裂变”。

同一天,地处黄河口的山东东营召开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通过9年修复,这里的1万余亩盐碱地生态退化区被改造成为生机盎然的黄河三角洲特色生态系统。在那里,借助林下种养机制,产业链中的所有产物都作为资源加以循环利用……

12月,“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江苏徐州贾汪区,全面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这座曾经的塌陷“煤城”,以“矿地融合”理念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将千疮百孔的塌陷区建设成湖阔景美的生态公园,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生动书写了“贾汪真旺”。

一个个充满绿色辩证逻辑的生动实践,不仅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也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更多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自然资源部深耕的重点领域。

短短几年来,自然资源部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求索。配合有关部门起草并报请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初步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6”体制机制;批复6省10市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技术体系和支撑机制等方面开展试点实践;先后发布3批32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提炼形成资源环境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补偿等价值实现模式。

在推动生态与产业转化的同时,不少地方还将生态产品纳入资源环境领域损害赔偿实践,向社会传递“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鲜明导向;将发展森林碳汇、海洋碳汇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结合,点“碳”成金,蹚出了一条条别样“两山”路。

2022年10月,广州市首例碳汇认购生态修复民事公益诉讼案办结。该市以生态执法模式,推动当事人以购买生态系统碳汇等生态产品的方式修复被损害资源。

2021年6月,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在广东湛江成功签约,“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产生的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成功卖给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用于抵消基金会日常工作活动产生的碳排放。2022年5月,一片人工补植的红树林又让海南省海口市三江农场变成了“卖碳翁”。

2022年国庆前夕,在中国“碳票”第一村——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村民收到了首批林业碳票分红14万元。

实践的续写离不开制度的支撑。2022年,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方案,从巩固储碳能力、提升碳汇增量、建立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健全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无疑,这将为写好下一程“两山故事”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总书记的话,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助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前路,没有退路。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孙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20K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中国网官方微信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