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联合主办的“2022构建蓝色伙伴经济关系论坛”在海口召开。论坛以“加强蓝色经济合作 共促海洋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和专题讨论两个环节。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光辉,海洋基金会理事长吕滨,中改院院长迟福林,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秘书长刘振民,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吴骏等领导专家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图为论坛现场
吕滨在致辞中表示,自中国代表团于第一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提出“蓝色伙伴关系”这个概念后的五年来,构建蓝色伙伴关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积极与各国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中国涉海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中小企业、社会组织与100多个国家在海洋科技、海洋经贸、海洋治理、海洋人文等方面建立了关系并开展了务实合作。海洋基金会通过实施“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等举措,积极推动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天,海洋基金会又与中改院共同举办“2022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论坛”,共同推动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胡光辉在致辞中提出,海南在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特别是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将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务实推进与东盟国家间的海洋产业、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区域合作。
刘振民表示,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应对气候变化与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意义重大。面对当前蓝色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开展气候变化框架下的共同行动,保护和恢复海洋的利用率,重视海洋科学研究。当前,全球海洋治理碎片化问题突出,需要协调好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需要对海洋的经济价值有新的认识,需要重视和加强全球合作、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中国作为海洋大国,要审视与完善海洋战略,进一步加强对海洋价值的认知,完善海洋管理体系。
邓锡军在致辞中提出,中国东盟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正从“凝聚共识阶段”迈向“实践探索阶段”,各方面条件已日趋成熟。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汇聚力量,增进蓝色经济合作共识。二是创新思路,为加强双方蓝色经济合作贡献更多新思路、新方案。三是聚焦行动,海南自由贸易港要积极发展海洋物流、海洋旅游、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工程咨询、涉海金融、涉海商务等,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服务体系。
迟福林在主旨演讲中提出,面对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挑战,构建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要把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首要关键,把共建海洋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重大任务,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他建议,一是以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合作应对全球海洋生态危机,加快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全球治理体系,把南海打造成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示范区。二是以共建蓝色产业链供应链为主线促进海洋资源合作开发,推动建设双边、多边蓝色经济自由贸易区,在RCEP框架下共建中国-东盟蓝色产业链供应链。三是以有效参与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为目标,强化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统筹职能。四是尽快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核心区,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中国与东盟蓝色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枢纽作用。
吴骏指出,中国与东盟大多数成员同为沿海国家,双方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交往合作源远流长,蓝色经济合作基础良好、潜力巨大。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推进蓝色经济合作,切实造福各国人民。一是友好协商,凝聚共识。二是完善平台,拓展合作。三是调动资源,形成合力。他认为,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广阔前景,可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注入更多动力。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围绕“海洋生态多边治理与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本专题由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吴士存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翁诗杰,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宁,挪威驻广州总领事海歌、中改院副院长郭达作主题发言。
戴民汉认为,海洋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汇聚全球海洋科技力量共同探索,必须由全球科学家从区域和全球的视角开展联合或互补研究。翁诗杰认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为双边渔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预计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制度设计将带来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行动,建议通过开展渔业资源联合调查,渔业治理部门间信息共享,科研机构之间的程序化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多层次渔业合作机制。潘新春表示,海洋是个流动性的整体,解决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双边、多边合作,共同发力才能解决问题。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中国正朝着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方向迈进,而且步子在不断加快。要加快与东盟建立蓝色伙伴关系,可以考虑建立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联盟,汇聚中国和东盟的企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等,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蓝色经济、海洋科技、海上服务、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合作开展。张宇燕指出,海洋开发的共同利益与开发成本之间的矛盾成为海洋经济治理的一般性问题,产权界定是核心,建议设立蓝色经济学,同时以各方协商方式形成公正合理的海洋治理规则。王宁指出,南海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且铀、碘、锂等海水环境特种元素资源丰富,需要加强研究。海歌认为,健康的海洋环境是利用海洋资源的先决条件,保持海洋的健康与多产十分重要,为确保海洋健康,挪威成立了可持续海洋经济高级别小组。郭达认为,蓝色经济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重大选项,建议深化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共同促进海洋渔业的“蓝色”转型,共同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共同维护蓝色经济通道安全,共同促进中国-东盟海上人文交流的全面深化。
本次论坛还将围绕“中国-东盟蓝色产业与海洋公共服务合作:前景展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来自我国相关部委、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7个省、市的嘉宾,以及挪威、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共计近300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