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洋中国

专访潜龙二号副总设计师赵宏宇:“潜龙二号”多项功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 2016-02-25
放大缩小

 

赵宏宇正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摄影 姜一平)

“潜龙二号”团队平均年龄33周岁 最小21周岁

作为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潜龙二号”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3周岁,最大53周岁,最小的才21周岁,也是一支技术实力强劲的队伍,大家怀着对水下机器人无限的热爱去工作,得到了家人默默的支持,他们为事业而奋斗,为梦想而拼搏。他们攻坚克难,日夜加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秉承着水下机器人一贯的优良作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为加强“潜龙二号”应用队伍人才建设,提高应用人员专业技能,在2014年8月13日至15日举办了“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班,2014年12月9日至12月13日,在千岛湖湖试现场举办了为期5天湖上试验应用技术培训。经过总装联调阶段和湖上试验的理论实操培训,应用队员对“潜龙二号”操作基本掌握。赵宏宇告诉记者:“在南海海试他们承担了更多的操作任务。随着海试的深入学习和操作,应用队伍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海试验应用队伍很多工作已经可以独立操作,为下一步大洋40航次应用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操作技术基础。”

2015年5月30日,“潜龙二号”试验团队冒着倾盆大雨,奋战在杭州淳安县千岛湖码头。经过半天时间的鏖战,队员们终于将全部试验设备安全运抵实验母船。

试验船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酷热、虫咬、梅雨、降温、风暴、断锚,一个个困境接踵而来,另外水下机器人试验周期比较长,与家人聚少离多,整个团队都面临巨大考验。时间紧任务重,试验队员不抱怨,不气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凌晨时分,母船四周静悄悄的,一群热血青年还在调试现场紧张的忙碌着。为了赶上项目的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湖试任务,忘记了劳累、忘记了虫咬,共同协作确保了最大续航力试验的顺利进行。

“百年修得同船渡”这句诗词多次被赵宏宇提及,通过交流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位戴着眼镜,沉稳内敛、平易近人的副总设计师身上对海洋的情怀,对团队的热爱。“团队里大家像朋友一样同吃同住同工作,有好的建议会积极的采纳,面对困难共同努力去克服,整个团队的氛围非常的温暖和谐。”

作为出海十余次以上,一年三分之一时间“泡”在海上的赵宏宇,自2005年毕业后就来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事海洋科研工作,毕业之后刚结完婚就坐火车赶往青岛码头,当时怀着出海的兴奋与紧张,赵宏宇开始了十余年的“征帆远洋。”

“与家人是否有过争吵?”回答这个问题时,这位经过海风洗礼憨厚朴实的汉子流露出难掩的愧疚:“家人一开始不理解,经常因为长时间不顾家而争吵、闹矛盾,与此同时尽量与家人沟通,利用业余时间为家人分担,也不会把矛盾带到工作中去。现在家人看到研制出来的水下机器人能够真正为国家服务,发挥作用时,也就理解了,孩子也对我从事的工作也感到骄傲。”

最后,赵宏宇告诉记者:“实际上作为从事海洋科研人来说,能够为国家海洋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自豪,尤其是看到自己研制设计出来的潜龙二号,将参加大洋40航次科考感到欣慰,希望潜龙二号能圆满的完成任务,为国争光。”

据悉,“潜龙二号”将于今年11月搭乘“向阳红10”号船赴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执行大洋第40航次任务,同时开展第二、三阶段海上试验,以验证其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勘查能力,为今后开展深海资源自主勘查奠定技术基础。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舒珺
 
分享到:
20K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