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洋中国

专访“潜龙二号”控制软件负责人徐春晖:航向精度能达1度

发布时间: 2016-02-25
放大缩小

 

大洋40航次上徐春晖在专注工作(摄影 舒珺)

避碰控制系统大胆创新

为应对水下复杂的地形地貌,“潜龙二号”大胆创新,在国内首次采用前视声呐作为避碰控制设备,这是一种成像声呐,即把数据采集进来后,通过图像处理方式来识别障碍和周围环境,结合避碰策略,下达紧急转向、紧急变深或变高以及跟踪策略,在解除危机后,会通过在线路径规划引导潜器回到正确的轨迹上,使其继续正常的执行任务。

据徐春晖介绍,之前在湖试的时候对潜器的避碰算法进行过考核,在复杂地形上航行时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拍摄水下图像的目的。

随着跟海洋科学家们的沟通,徐春晖和他的同事对避碰系统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以前做避碰时,一旦遇到障碍会让潜器在水平方向上绕行,但是针对这台“潜龙二号”AUV,因为它以勘查为目的,所以会在垂直方向上争取先能达到绕开障碍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能够感受到徐春晖认识的创新和转变。

对于即将奔赴的西南印度洋热液硫化物区,也将要对潜器的这个功能进行测试、考核,因为潜器首次进入该区域,面对复杂的地形,系统功能的发挥会面临很大挑战,徐春晖告诉记者:“最大的困难是避碰,我们的潜器是近底航行,相当于飞机的超低空飞行,避碰的目的就是确保潜器的安全,对潜器的避碰决策、航行机动性以及故障检测与处理都有很大考验,希望这次出海潜器在安全的前提下把任务完成好。”

故障检测划分优先级 潜龙二号“突发生病”仍能坚持完成任务

AUV集成了大量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数据状态和通讯系统,潜器会对它们进行周期性巡检,按照问题的紧急程度划分优先级。“还是以去超市为例,在去超市的过程中,不小心把脚崴了,如果不是很严重,并且要买的东西对我还很重要,那就可能继续把购物完成。针对潜器来说,如果某些设备发生了故障,但不影响计划,而且还能继续执行任务,就会继续完成它的工作。但如果一些故障比较严重,比如去超市的途中发现钱包忘带了,直接导致采购计划泡汤,那就没法继续进行,换言之,潜器在做近底微地貌探测时,假如声学微地貌传感器坏了,那这个任务可能没法进行,就只能把潜器回收回来”徐春晖以超市为例形象的给记者描述了故障检测系统的工作状况。

在早期实验的时候,一般来说只要出现故障的话,为了保险就让潜器停止水下工作,先把故障解决掉,但如果要是在实际探测任务中出现一点无关紧要的故障,则能让它带病工作,就尽量先把勘查工作任务完成,回来后再解决问题。

在控制软件的设计开发中离不开一个“秘密武器”——半物理仿真平台,他相当于一个模拟器,改正的功能会在模拟器上进行验证,如果功能完全正确才会在实航中把它下载到潜器上,让它执行任务。徐春晖通过手势给记者形容道:“这模拟器像飞行员使用飞行模拟器一样,是自动驾驶平台,我们给它提供了虚拟的海洋环境和虚拟的传感器,然后用一台与潜器上完全一样的自动驾驶单元,让程序在这上面运行。”

此外,“潜龙二号”的四个舵板和推进器是可以回转的,这样潜器操控起来余度非常大,因此徐春晖告诉记者,在执行不同任务时,会用不同推力分配的原则,这样即便某些推进机构发生故障,算法也会根据这种冗余设计自动适应,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

“希望潜器能安全可靠,在平安的基础上把调查任务完成的越多越好!”徐春晖笑着向记者坦露内心对“潜龙二号”的期盼和希望。

“潜器的工作状态决定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时间。”作为先后参加五次海试的“硬汉”徐春晖坦言,在海上的时间很长,曾全程参与了6000米级AUV“潜龙一号”的所有试验,包括大洋29航次、大洋32航次的科考,也参加了去年“潜龙二号”的南海海试。在分享以往难忘的经历时,他告诉记者:“当初做潜龙一号时遇到过不少困难,经常是把潜器准备好了投放水里,没过半小时就因为故障上来了。我们在海上都是高湿高热的气候,有时刚想冲个澡,潜器就上来需要马上排查故障,这时候,潜器的工作状态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时间。”

工作之余徐春晖与同事会一起放松一下,但是实施海上作业时就会非常忙,常常24小时连轴转,如果不是下水作业也都是在做技术准备,包括潜器的故障排查,海上的工作效率要求高,时间也非常宝贵,“我们一起去做试验的同事都是同吃同住,有时候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相处的时间都长,常年漂泊在外。跟潜龙二号的副总设计师赵宏宇一起做试验时,他的小孩非常小,家人问小孩他的爸爸呢,小孩就指着墙上的婚纱照,说那是爸爸,其实想想都挺不容易的”徐春晖跟记者分享说,在海上做试验还经历过一次中秋节,船上组织文艺活动,丰富了大家的海上生活,当时虽然很想家,但是跟同事一起过节,像一家人一样非常难忘。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徐春晖告诉记者,这次奔赴西南印度洋遇到恶劣海况,对自身身心和潜器都是一种考验,希望潜器能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任务。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舒珺
 
分享到:
20K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