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洋中国

亲历小长山海洋环境监测站 条件艰苦用咸水洗脸

发布时间: 2015-06-24
放大缩小

中国网6月24日讯(记者 葛蕾) 2015年6月19日,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疆万里行”活动来到了国家海洋局小长山海洋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小长山海洋站”)。这是全国72个基层海洋环境监测站中的其中一个,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平凡的海洋站职工不平凡的工作。  

国家海洋局小长山海洋环境监测站(摄影 中国网/葛蕾)

海洋站历史悠久 五十多年变化巨大

小长山海洋站是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下属的七个沿海台站之一,位于北黄海长山群岛长海县小长山乡回龙村,前身是1959年辽宁省气象局建的长海县海洋水文气象服务站。1965年被移交北海分局,2002年4月更名为国家海洋局小长山海洋环境监测站,隶属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小长山海洋站地处黄海北部,四面环海,距最近的陆地皮口港25千米。因远离大陆,海洋站职工常年生活在岛上,日常生活用品主要靠船舶运输,建站初期客运船舶每四天通行一次,有时受大风、雾等恶劣天气影响,几个月没有客船通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状况逐渐改善,从1995年起,每天都有多艘客运船舶通行,已能满足岛内居民出行和日常生活所需。

小长山海洋站的主要职责是对小长山海域开展连续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编制数据文件并实时发报,同时开展周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海洋观测工作五十多年来,小长山海洋站观测方法和观测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期为简易设备和人工操作的机械观测设备,逐渐过渡为半自动观测设备,2002年基本实现了自动采集、存储、查询、实时显示和传输等。目前,小长山海洋站开展的海洋观测业务主要包括水文气象观测、海啸预警观测和GPS观测。

八个人撑起一片天 条件艰苦咸水洗脸

小长山海洋站一共有8名职工,5男3女,承担全部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

已在小长山海洋站驻守了33年的60岁的书记李长波说,现在的海洋站条件,比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倍。从2002年开始,小长山海洋站大部分的监测实现了自动化,多项监测项目可以实现以分钟为单位的实时传输。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摆放着三台电脑,这就是海洋站的核心,电脑中实时显示着监测站点的各项监测数据。在电脑的旁边,摞着一堆记录本,李长波说,虽然实现了自动化,电脑中的数据仍是要值班人员抄写存档。

小长山海洋站大部分实现自动化,李长波坐在电脑前为记者展示电脑显示的实时数据(摄影 中国网/葛蕾)

记者问李书记,从事监测工作三十多年,一定有过艰难困苦的时候吧,他竟一时语塞。在他们看来,每天做的都是最平常的工作,时间长了也就不觉得苦。记者接着问:冬天采样很辛苦吧?他才打开了话匣子。李书记说,现在的大部分监测可以实现自动化,达到以分钟为单位的实时传输,而以前全部是靠人工监测。拿气象来说,那个时候一天四个监测时间,监测人员需要准点到监测点去查看抄写数据。冬天特别冷,雪路特别滑,风又大,每次抄写数据都特别艰难。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实现了365天不间断监测,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监测数据。

47岁的王选忠站长已经在海洋站工作了26年,他说,干这一行,会有职业病。因为要精确地记录监测数据,工作对时间准确性要求特别严格。王站长说,经常在梦里惊醒,以为到了抄数据的点儿了,而自己错过了时间。说完,周围的同事都笑了,说大家都有这个职业病。

28岁的单晓萱已经来小长山海洋站工作两年了,她说,别的倒没什么,就是岛上有很多蛇和野狗,他们每天要跑到各个监测点去抄数据,经常会见到,虽然大部分的蛇没有毒,但仍很害怕。说完,她一脸心有余悸的样子。记者问她,除了让你害怕的蛇和野狗,这里生活方便吗?她如实回答,小长山岛上只有一家电影院,并不是每天都会放映,而每次只放映一场电影,那就是晚上的六点半,跟他们的时间对不上,所以她很少去看。购物就大多靠网购了,因为小岛与大陆没有陆地联通,交通要靠船只往来,只有几家快递肯送货,所以还只能去有这几家快递的网店买东西。记者问,你在这边工作感觉怎么样,开心吗?她诧异的看着我,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她说,习惯了,习惯就好了。

相比单晓萱,25岁的赵玥茹则显得开朗很多。她说,大学里学的就是海洋科学,特别喜欢这方面的工作。她说,这边的工作看似枯燥,其实也挺有趣。并且她知道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每小时甚至每分钟的实时监测数据,都非常重要,缺一项数据就会影响整体的计算,严重时会导致前功尽弃。记者问她,在这边工作感觉怎么样?她笑着说,挺快乐的,因为这边的同事都很好,干的也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她说,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从事的工作跟专业对口,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很快。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国家通过他们提供的数据来开展工作,觉得为国家做了贡献。因为对这项工作的热爱,有时虽然是假期或者周末,她也常回来海洋站看看情况。

小长山海洋站的3名女职工(左一:单晓萱 中:崔丽娜 右一:赵玥茹)(摄影 中国网/葛蕾)
 

虽然赵玥茹说的轻松,但岛上的艰苦可能常人无法体会。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陈燕珍站长不无担心地说,她们现在挺好的,但是过些年呢,可能不一定。婚嫁都是个问题。这里条件艰苦,淡水资源匮乏,海洋站里的卫生用水是咸的,用咸水洗脸,导致脸皮肤粗糙,时间长了还会蜕皮。陈燕珍说,这几个女孩子现在细皮嫩肉的,可能过些年就饱经沧桑了。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葛蕾
 
分享到:
20K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