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银沙写辉煌
钦州拥有海岸线长562公里,海域面积1649平方公里,岛屿近300个,海洋资源丰富。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地处钦州市沿海的钦南区这块“宝地”犹如被埋没的金子迟迟未发光。如何挖掘它的价值、激发海洋经济最大活力?作为“掌门人”的高永达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
随着国家批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为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钦州市海洋局钦南区分局率先启动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
越是后发展越要先规划。修编的海洋功能区划不仅解决了海洋水动力、填海造地、排污口布局等重大技术研究问题。
迄今为止,在高永达的主持下,钦州市海洋局钦南区分局配合市海洋局完成了《海岛保护规划》、《养殖用海规划》,为钦南海洋事业科学科学发展加上了一道道“保险杠”。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钦州市争取到国家最优惠用海政策,成为全国三个区域建设用海整体报批试点省市之一。钦州市海洋局钦南区分局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重大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以前以传统的捕捞、养殖业为主的钦南区,海洋经济朝着复合型、集约化方向转型升级。
如今,那片十年前连GPS都无法定位的海域,那片依赖小渔业而生的海域,凭借临港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已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强大引擎。
翻开历史篇章,钦南区海洋事业发展可圈可点。
2009年至2013年,钦南区共获得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用海项目达21宗,用海面积 1740 公顷,连续几年争取用海指标和批复面积在广西沿海县区中名列前茅。钦州市发改委主任谢立品介绍,“近年来,在钦南区,没有一个涉海项目是因为用海保障而影响开工建设的”。